天下为公,永怀国父;大中至正,蒋公千古!青天高,白曰明,实行三民主义,争取自由,民主,人权,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光复中华民国,中国国民革命党万岁!

4月5日是蒋介石先生的祭日,这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距离我们又远了一年。

 

蒋介石先生曾主导中华民国(分大陆时期和台湾时期)近半个世纪,也是唯一一位同时(1945—1949)统治过大陆和台湾的近现代领导人。蒋先生在“国父”中山先生死后,力主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当北伐军进入上海,国民党感到苏俄和中共的势力与三民主义的宗旨越来越背道而驰的时候,蒋先生下令“清共”,也正因为此,蒋先生成了中国共产党不共戴天的仇人。其实,“清共”不是蒋先生一人可以决定的,当年同意“清共”的人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国民党大员。从中可以看出,国共两党是主义之争,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十年(1928—1937)期间,蒋先生常常忍人所不能忍,一边安内,一边攘外
(可以参见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生活在大陆的人一般认为那十年里,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是应该抗日而不抗日,不应该剿共而剿共,或者说只有安内没有攘外。可幸的是:今天我们已经有不少人知道,这些都是失真的历史。南京国民政府面对世界一等强国(日本)的步步进逼,国内则是刚刚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实质上还是山头林立、新旧军阀并存的局面,还有红色法西斯苏联支持的中共的武装暴动,唯一的救国之道就是先实现国内的统一,团结中国人心,然后实行“焦土”政策跟日本作殊死决战。所以“攘外必先安内”实乃无奈之举,而且也不可以望文生义的去理解它。它不是指在“安内”以前绝不“攘外”,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大抗战,1933年的长城热河抗战。我们要知道,日本采取的是步步蚕食的侵略策略,国民政府唯有步步抵抗,能不退绝不退,因为国民政府不抵抗,日本就会觉得还可以再侵略一分,得寸进尺;在不得不接受苛刻的停战条件时,我们也只有忍了,求得一时的和平,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国家统一战争和国家经济建设,“忍”到准备好之后,再跟日本作最后决战。安内是要“剿共”,因为中共在江西建立了第二个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为当时国际上承认的国民政府当然要“围剿”。很多人说,“中国人不打日本人却打中国人”,他们就以这一点来狠批蒋先生和国民政府,但是我们很少有人知道在1935年(“八·一”宣言)以前,中国共产党同样是没有停止内斗、一致对外的意思的,是中国共产党被打得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才喊出“一致抗日”的口号的。换言之,中共领导的红军并没有因为日本的侵略而停止旨在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武装暴动(他们也一直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时间。时间是1931年11月7日,那是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不久之后吧?所以我们说当时的国民政府它还能怎么办?并且“安内”绝不仅仅是剿共,因为这十年当中各个军阀大大小小的叛乱并不少,荦荦大端者有闽变、两广的叛乱。一直到1936年底,国家统一才基本实现,经济建设也初有成效。可是当时的日本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觉得不能让中华民国再强大了,否则他们的侵华美梦就要永远破灭了,所以全面抗战就爆发了。

 

尽管中国做了一定的准备,但是相比日本的多年经营,仍旧是差距悬殊。从1937年的淞沪会战打到1938年的武汉会战,国民政府元气大伤,而且这时的中国军队,已经是更为独立地作战,德国的军事顾问撤离了,外国购买的军火减少了,主要国防工业的基础全遭到摧毁。因此不少人(很多是先前以“抗日”为名反对蒋先生的人)都觉得不能再战下去了,不如接受议和。蒋先生力排这些意见,认为乞降而亡不如战死而亡,力主抗战到底。蒋先生曾对向他传达与日和谈的孔祥熙这样批示:“说以后如果再有人利用“汪逆伪组织”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怎么办?前面五个字,以汉奸论罪。下面还有更厉害的三个字,杀无赦!!!关于抗战就不再多说了,诸位有兴趣的可以参看拙文《惊天动地的卫国战争》以及明居正教授的《抗战到底是谁打的》。

 

另外,蒋先生也是经历过巨大胜利和巨大失败的政治人物,并且在巨大失败之后仍意志坚定,保卫和建设最后一块中华民国的自由基地—台湾。1945年,抗日胜利,台湾光复。在此之前的1943年,因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欧美各国已经放弃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除了港澳之外)。蒋先生的威望也随着抗战的胜利到达顶峰。但紧接着国共内战爆发,1949年,国民政府播迁台湾,中国共产党在大陆主政。至此,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走向了两个极端,针锋相对,难有一致之处。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大陆着手改革开放,意味着毛时代的极权统治逐渐成为过往,台湾则由威权时代进入了民主时期,富有戏剧性的是两岸对蒋先生的评价各自来了个180°大转弯。

 

以前对蒋先生大肆抨击挞伐的大陆,开始认识到蒋先生的北伐统一中国之功(虽然有不少人人指摘那不过是名义上的统一,可对比今天的中国,我们连名义上的统一都没有),抗日卫国光复台湾之功,最后在台湾落实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使中华文化圈终于有了一块初步实现繁荣、自由、民主、法治的地方(虽然台湾的民主法治还要等在蒋先生的继任者蒋经国和李登辉手上最终完成,但是不可否认蒋先生对台湾基层民主的建设的意义),对蒋先生的评价随之提高,有不少民间声音已经把他定位为伟大的民族英雄和民族领袖。相反,曾经将蒋先生奉为“神”的台湾,因为进入了民主时期,对比当年蒋先生威权统治的时代,自由人权的保障方面的落差太过明显,所以对蒋先生的评价从80年代末开始一直下滑,到了民进党执政时期因为“去蒋化”、“去中国化”运动,蒋介石更是成了很多台湾人口中的“魔”。

 

当然,两岸对蒋的评价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评价的立足点不同,大陆人正面评价他,是因为北伐和抗日,而台湾人记恨他,是因为1947年“二·二八事件”和1949年之后蒋介石总结了在大陆失败的教训之后,决定在在台湾实行严格的“训政”(威权主义)。换言之,两岸对于北伐和抗日是没有歧见的。

 

蒋介石先生逝世30周年,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明居正表示,蒋介石一生有三大功业:北伐完成中国统一大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抗日八年,坚决反共、守住台湾不受共产主义荼毒。这三大功业足以让蒋介石被尊称为一代领袖。

 

大陆历史学家杨天石教授曾说过:现在,对蒋我只能说三句话:第一,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第二,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很复杂的人。第三,这个人有功有过。在我看来,他有大功,也有大过(罪)。我觉得蒋一辈子有两大功。第一大功是他在1926年到1928年三年时间里,领导北伐战争,打败了三个军阀军团,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17年的统治。
第二大功是1937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蒋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日,并且取得了胜利。两大过(罪)是什么?第一就是1927年到1937年的清党剿共。共产党员和苏区人民被杀害了26万多。第二就是1946到1949年三年的内战,这是一次反共的内战,是违背历史潮流和中国人民愿望的不得人心的内战。

 

不管两岸对于蒋介石先生“反共”的评价是怎样的两极化,但是至少我们对于他的前两项大功的认识已经取得了一致,撇开“反共”功过不论,单凭北伐与抗日,也足以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于清明时节在心里祭奠一下这一位曾保存了我们伟大民族血脉的民族英雄和曾推进了祖国统一的卓越领导人。

 

写于民国99年3月13日

留下评论